滿足需求分析、場景分析、用戶分析、業務分析四點要求的bi數據系統比較好用。首先,深入業務,通過需求分析闡明系統所解決的問題。然后,結合業務,整理源數據,制定指標和算法,設計表現形式,完成數據分析設計。以下通過一個具體的實例,詳細介紹了在行業背景下bi數據分析系統哪種比較好用?
在了bi數據分析系統哪種比較好用之前,我們需要先厘清數據分析系統的相關生產過程。
一、bi數據分析系統哪種比較好用——需求分析
BI系統在設計時,很多時候都沒有明確的需求的。如果有明確的需求問題就要簡單很多了。這里以我負責的醫美Sass軟件舉例,在設計之初我們調研和走訪客戶時,客戶都表明需要數據分析系統的需求。但是具體需求客戶也不明確,只是希望看到某些數據的統計。所以,我們需要深入行業中,找到客戶所面臨的問題,挖掘客戶的痛點。
首先應該明確在行業背景下,BI系統需要滿足那些需求。結合業務,BI系統需求主要有下面幾類,監控問題、發現問題、找到問題原因、預測與決策支持。我以醫美Sass系統舉例,我們挖掘到的以下4點需求。
銷售的工作是否積極。
能發現銷售額未達預期問題。
能找到銷售額未達預期的根本原因。
能預測銷售額。
這四點需求只是整個需求池的一部分,我以這四點需求來闡述整個BI系統設計過程。需求分析主要分為三步,場景分析、用戶分析和業務分析。本文的需求分析只列出結論,具體需求分析過程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善用三個方法,拒絕靠「想」做需求分析。
根據調研和用戶訪談(調研和訪談不是本文重點,不展開討論),針對上面四點列舉出場景故事:客戶某天發現發現本周的銷售額未達到預期,然后通過查看銷售人員和經銷商等營銷數據,以幫助客戶確定原因,并解決問題。
需求中角色主要有客戶、銷售人員和經銷商??蛻羰窃揃I系統的使用者,銷售人員和經銷商主要是系統中數據產生者。在分析相關角色,做出ER圖(非重點,不貼圖了)。
客戶公司的銷售和經銷商在進行行業活動時,會使用Sass軟件,Sass軟件會將相關的銷售數據記錄下來,推送到BI系統中。
客戶使用BI系統時,BI系統會將數據進行處理,將臟數據處理成干凈的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果,通過可視化系統直觀的展現出數據分析結果。同時,結合業務場景給出預警提醒。
在業務分析時,需要分析需求和業務之間的關系,選取代表需求結論的指標值。恰當的數據指標能幫助用戶更好地解讀數據,得出結論。這主要依靠于產品經理對于業務深入了解和行業的熟悉程度。
最后,完成可視化系統設計后,并不代表我們產品經理的工作結束了。一個優秀的BI系統,還需要使用真實數據調優,不斷迭代系統。
通過導入真實數據,運行系統,來進行系統的優化。特別是算法和模型的一些參數,都需要結合實際數據來找到最優值。甚至在某些時候,模型或算法的缺點,只有在真實數據和實際業務場景下才會暴露出來。
某天,用戶收到報警,銷售額比預測值低了很多,然后查看銷售人員工作情況為正常。同時,又收到經銷商銷售報警,某個區域經銷商銷售額銳減。
同時發現競爭對手在該區域經銷商數量陡增。這個場景中,就幫助客戶發現問題,并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某區域競爭對手經銷商快速擴張。在我之前做的產品中,還有一個BI系統結合廣告投遞的案例。該案例中,BI系統分析出已消費的人群標簽,然后接入三方廣告平臺平臺,進行精細化、自動化廣告投放。該案例不僅僅是分析數據,還深入到了解決問題的層次。
一個優秀的BI系統,需要幫用戶發現問題,并找到問題根源,甚至于直接解決問題。比如本文案例,可以列舉一個幫助用戶找到問題的場景。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bi數據分析系統哪種比較好用?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