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BI國產化替代,必須要弄懂的2個關鍵

永洪科技
+ 關注
2023-01-03 10:36
530次閱讀

十四五以來,我國諸多政策開始推動信創產業的深入,實現關鍵數字技術自主研發和自主可控。我國信創產業競爭力不斷突破,國產化進程穩步推進。2022年開始政策重點提及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國家信息化。在此背景下,BI產品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一環,也迎來了重大機遇。

目前,國產BI產品,在產品能力方面已經不輸于國外產品,并在功能方面更加貼合國內企業。以Tableau為例,這是一款在國外十分流行的BI產品,具有數據分析及可視化能力,支持多源數據及加工清洗。但無法獨立完成復雜業務的處理,缺乏數據填報等功能,更無法適配國內的復雜報表。

但國外企業對于數據應用的理念與模式更加成熟,其特征在于基于實際業務場景需求,部署并運用BI工具,使數據可以有效改善和驅動業務。而國內企業大多是以新技術運用為主,先部署系統,后考慮業務。也正因如此,國外BI率先進入業務用戶商業分析時代。

BI國產化替代,必須要弄懂的2個關鍵

因此,企業在選購替代性BI產品時,不僅要對比產品的能力,還應當注意兩個問題:場景的適配性和業務的融合性。

場景的適配性來自于更了解客戶

國內外企業在數據應用方面有著巨大的差異,包括使用場景、操作習慣、功能需求等。由于國內BI廠商具有本土服務優勢,因此可以將場景需求歸納總結,開發出標準的產品功能,并支持定制化開發。

國產BI開發了許多適配本土用戶真實場景的功能:廣泛的數據源接口、可視化數據報告、自助式探索分析等等,與AI深度融合之后,讓本土用戶在面對復雜的報表、企業級管理困境時能夠輕松快速地制作并分析數據報告,實現各類預測分析。

業務的融合性需要全員用起來

近年BI市場的發展趨勢明顯呈現出從IT走向業務、從報表工具走向分析決策的特征,開始逐漸步入業務用戶商業分析的時代。

BI工具與業務融合,有效驅動業務增長,關鍵在于讓業務人員成為數據分析的核心。

敏捷BI定位為“面向業務的數據分析工具”,以業務用戶/分析師為主,在數據分析過程中,當業務用戶/分析師有需求和問題時,IT工程師只需負責把基礎的數據整理好,其他數據準備和報表開發都讓業務人員通過拖拉拽的方式完成,同時也可以進行“究其原因”的探索式分析,讓業務人員可以真正通過數據提升業務效果。

業務人員更了解業務,缺乏的是數據分析能力。因此敏捷BI在產品設計上極大地降低了使用門檻,對于數據報表,通過拖拉拽數據指標的方式就可實現。對于深度分析,則以“平民化”的理念深度融合了AI增強分析模塊,讓業務人員可以深入挖掘數據價值,賦能業務增長。

BI國產化替代,必須要弄懂的2個關鍵

以某大型國有銀行為例:

該銀行一直使用國外某傳統BI工具,2020年開始進行國產化替代工作,并想要升級新一代敏捷BI,以更好地支撐業務發展,具體需求包括:

l  搭建全行統一數據分析平臺,替換自研報表平臺、國外傳統BI平臺。

l  建設高效的交互式查詢引擎,實現千億級別數據量敏捷分析。原系統是用Hive引擎來查詢,速度很慢,有時查詢一張100條數據的報表需耗時幾分鐘。

l  滿足全行業務分析師在線數據挖掘和業務探索的需求,服務集團及分子公司上萬業務用戶。

l  需要豐富精致的數據圖表樣式。原有報表圖表樣式僅10余種,難以滿足豐富精致的數據圖表樣式需求。

l  需要規范安全的權限管控機制。支持集團、區域、項目、不同中心以及子公司等多層級、分角色、分用戶、高安全性、易操作的權限管控保障要求。

后該行搭建了完善的敏捷BI技術架構:

平臺建設與場景應用

     構建全行級統一數據分析平臺,覆蓋多個核心業務領域。

數據層建設

      建設智能數據湖,對接河圖、GaussDB200,大大加速了數據查詢與計算的速度;

        資源隔離采取分數據庫的方式,保障各個部門之間的權限不互通,訪問到獨立的BI系統。

BI系統部署

        為了應對能支持大規模分析場景的落地,部署了200+docker容器 + BI系統,在用戶訪問系統時,進行各個docker容器的分發,確保負載均衡。

BI國產化替代,必須要弄懂的2個關鍵

場景方面,覆蓋了該行的主要業務,實現數據驅動業務增長:

1、零售業務資金交易監測

通過開發零售業務資金交易監測模型,建立資金外流管控駕駛艙,圖形化展示各分行資金流入流出情況及支持多維度逐級下鉆,實現了個人存款資金流入流出整體視角,精準探查資金流向及用途,快速定位和管控可疑商戶,支撐業務有針對的對客戶進行營銷、風控等,提升該行資金運營和管理能力。自投產以來累計探查出15000多家存在資金流出風險的商戶,涉及金額646億。

2、分行個人金融業務

通過BI界面定制,獲取對應的業務數據,搭建網點競爭力指標體系,既滿足了直達省、市、支行、網點級的數據需求,又實現對網點競爭力指標數據靈活便捷的自主定義展示,方便各層級掌握網點經營情況。大大減少原先通過各類查數平臺手工制作報表的工作量,增強了對基層營銷、管理一線的支持,提升數據創新效能。

3、打造金融核心營銷數據產品

實現對網金巨大流量高效、透明、便捷的變現,并通過良好的客戶體驗、反哺流量生態,實現流量的增值保值,提升金融服務的健康度。

4、托管全行運營分析

基于即時BI平臺,完成29個全行資產托管重點業務環節運營監控分析,圖文并茂的顯示了業務運營價值和數智創新能力數據,為后續資產托管業務經營管理規劃提供了有力依據。

5、普惠金融

借助即時BI平臺,以多種數據維度、多種展示形式構建普惠金融業務發展全景視圖,支持按地區、行業等不同維度進行普惠業務運營情況展示,支持按照地區下鉆、展示二級行的業務運營情況,進一步提升該行普惠金融業務管理能力和科學決策水平。

經過建設,目前該行BI平臺已推廣至30個業務部,包括公司金融業務部、金融市場部、風險管理部、人力資源部、管理信息部等部門。形成了5000多張BI報表,日均報表訪問量千余次。對于分行,目前在營銷、運營、風控、普惠等領域完成15+應用場景。

總而言之,國產化趨勢不可逆,企業在選擇國產BI產品時,需要在考察產品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場景的適配性和業務的融合性,使數據植根于業務、服務于業務,讓業務用起來,釋放數據價值,驅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BI國產化替代,必須要弄懂的2個關鍵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永洪科技
永洪科技
0
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
實力廠商
實力廠商
優質服務
優質服務
及時響應
及時響應
立即詢價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