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MeBug x 紅杉 | 創業公司怎么做好技術招聘?
近日,為賦能紅杉被投企業的2022聯合秋招工作,紅杉 HR 團隊聯合 ShowMeBug 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線上技術招聘培訓活動,內容有非常多的干貨,受到 HR 朋友們的好評。
分享嘉賓 ShowMeBug 創始人李亞飛,不僅是中國數字化面試的開拓者,中國最有影響力 Ruby 技術大會、RubyConfChina 優秀講師,他也是一位具有十年經驗的資深全棧工程師,工作中面試了近千名程序員,深知技術招聘的痛苦,所以在第三次創業時,堅定的決定從解決技術人才招聘難的需求出發,創辦了 ShowMeBug 技術評估與在線 Coding 面試平臺。
以下為分享的具體內容:
作為 HR,有沒有計算過自己公司平均篩選多少份簡歷才能夠發出一個 offer?
對于這個問題,部分企業的數據很令人驚訝:
-
大概篩選200到300個簡歷可以發出一個 offer;
-
平均情況下,獲得一個簡歷的成本是在40到50元;
-
平均找一個工程師的成本會超過5萬,如果 HR 能將成本控制在5萬以內,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
(數據來源于 ShowMeBug 調研過的上百個技術面試官和 CTO,以及參考美國技術面試平臺 Qualified 等行業報告總結出來的結論。)
通常會把程序員分為三大類:S級、A級,還有B級(當然還有C級,但C級是不合格,我們就不說了)。B級基本上是正常能力能工作的,A級是比較優秀的,S級是頂級的。
程序員跟其他工種不同,像運營、產品,只要來個人基本上都會對公司工作有所幫助。但程序員這個群體就不一樣了,一個頂級的程序員,他的生產效率會遠超普通程序員。然而一個B級往下的程序員,他的生產效率基本為負。
應用最佳的流程和工具去識別優秀程序員,是技術招聘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
對于創業公司,技術招聘往往會遇到幾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第一,招聘渠道匱乏。招聘和銷售類似,都是漏斗形的產出流程。招聘渠道的匱乏不僅會使得“漏斗頂端”的簡歷總量匱乏,在后面的一系列筆試、面試等層層篩選中都會影響到數量和質量。招聘渠道如同蓄水池的各種水源,越豐富,水量越大。
第二,極度依賴面試官的經驗。中國很多企業的技術招聘都是依賴面試官的經驗和感覺,沒有建立良好的招聘流程。優秀的面試官能夠識別、吸引S級、A級程序員,而能力和企業不匹配的面試官則較難招募、保留住人才。
第三,招聘成本極高的兩頭為難。招人 - 占用現有帶寬,不招人 - 影響長期帶寬。對于創業公司而言,在初創過程中人力分配緊張,如果把現有的人力用去招人,則會短缺做實事的人手;如果不招,則現有員工需要長期加班,影響員工和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讓企業陷入招聘兩難的困境。
圍繞這個話題,我們來分享一些實際案例及有效方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我們在初創時期,曾經在 Ruby 社區發過一篇帖子,先后獲得44個贊,23條回復。此帖的活躍使我們持續收獲了很多簡歷,招聘效果十分出眾。
類似于運營活動,此帖的成功在于:內容上這是一篇有愿景的招聘文案,是針對有同樣創業夢想的程序員而寫的,產生共鳴的朋友在各渠道轉發,還在朋友圈內傳播,吸引了大量簡歷。這樣一個社區宣傳,節省了十萬元以上的招聘成本。
另一個相關案例,我們服務了一個北京的初創公司,主要是 AI 工程師的招聘需求,而 AI 類人才目前市場上非常緊缺。
剛開始,HR 會通過一些常見招聘渠道尋找人選,但效果都不是很好。于是 HR 另辟蹊徑,找到一些對口的公眾號去推送招聘信息,然后再轉發到一些人工智能技術私域群,只花費了2000元成本,就獲取了30多個精準的簡歷。
而這類方案的底層本質,就是運營思維。在這個模式里,要求我們建立一個類似于銷售漏斗一樣的招聘漏斗,通過招聘漏斗進行分析,找到對應的人群聚集地。
程序員常逛的技術社區很多,比如思否、開源中國、掘金、Ruby,以及 V2EX 等,市面上有許多這樣活躍的圈子,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尋找對應的技術受眾,然后進行分析。緊接著像銷售一樣去挖掘,再通過海量的篩選和精準的識別,從而找到合適的候選人,而想要做到精準地識別,就需要有一雙能發現一流技術人才的慧眼。
什么是優秀的技術人才?在識別程序員能力水平時,并沒有一個通用的標準用來判定所有的程序員。但優秀的中高級程序員身上總會有一些相通的特質。
第一,鉆研精神。很較真,對底層原理極感興趣,比如業余時間喜歡鼓搗各種編程語言。
具體怎么判斷候選人是否具有鉆研精神呢?比如我們團隊之前招來一個同學,他自己寫了一門小的編程語言,雖然寫得很簡單,但通過這個事情,我會認為這是他的一個典型特質 - 愿意去創造、去研究代碼,從而判定他是具有鉆研精神的候選人。
事實證明,他加入我們團隊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很快就成為了公司的中流砥柱,并且還很樂意把公司一些新的技術點分享出去,是個特別優秀的技術人才。
第二,代碼潔癖。寫代碼需要有較真精神,我們稱寫代碼就像寫詩一樣。代碼就是詩,架構優雅、追求完美,而擁有這種特質的程序員,才會擁有高于普通程序員的代碼水準和工作效率。
大家要知道一般的程序員80%的時間都在改 bug,如果少寫兩個 bug,那效率就會提高很多。優秀的程序員要對代碼非常有追求,追求架構、追求完美。
第三,迷之自信。優秀的技術人員往往都需要一點小自信,甚至會有些許自負。他們有一種不服輸的氣質,任誰都不服,這樣的技術人員寫代碼更不容易出現偏差。
第四,一定的表達能力。如果他喜歡博客、開源,這會是很好的加分項。擅長溝通的程序員能更好的與團隊進行協調與合作。
和候選人溝通待遇時,尤其是在創業初期,更應該關注那些看重股份價值的候選人,小心純要高薪的候選人。對于核心崗位候選人,更應該采用“薪水+年終獎+股權”這種混合模式的待遇方案,這樣大家才能成為長期合作伙伴。
研究了很多國內外的經典招聘案例,我們把思路整理成了一張漏斗圖,希望能用招聘漏斗來改善技術招聘,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拆解和梳理。
一般來說,渠道方面國內有像 Boss直聘、拉勾、獵聘、智聯等各種渠道,常規流程是主動搜索、線上邀約、約面試、發 offer。這里的每個環節都有優化空間,接下來為大家分拆幾招細說漏斗圖。
第一招,擴展招聘渠道。
渠道的擴充非常關鍵,找到精準又足夠多的渠道可以保證簡歷的數量。我們可以通過技術社區、朋友圈,以及常見的招聘平臺來擴展招聘渠道。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將技術社區擴展為招聘渠道,最好是采取專業化的運營策略,發送專業的內容,樹立雇主品牌形象,從而增加社區粉絲的粘性,形成粉絲自主轉發傳播的效能。
第二招,擴展人才池。
擴展招聘渠道后,會帶來大量的簡歷,隨之而來的是一個篩選問題。看簡歷并非技術圈的主要篩選方式,代碼能力才是招人、識人要重點關注的。面對海量簡歷,用 ShowMeBug 這類人才評估與在線 Coding 面試的方式進行首輪篩選,可以高效、精準地篩選到你想要的技術人才。
第三招,盡快搞定面試。
創業公司相對于大公司漫長的決策流程而言,有一個優于大公司的特質,在于可以高效的進行決策。在招聘過程中,要盡可能快地搞定面試,通過在線 Coding 面試,可以一天內完成一面、二面。高效的面試,不僅尊重了候選人的時間成本,也可以節約公司的招聘成本。
第四招,識別一流的技術人才。
前面已經與大家分享了如何識別一流的技術人才,除了之前說的幾個特質以外,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掰技術”。對于程序員的招聘,無論如何是離不開代碼面試的。除此之外,對于感興趣的候選人,還要盡可能多的深挖他的潛力,例如多了解一下他業余時間喜歡做些什么。
問:針對技術 leader、算法 leader 類的人才招聘,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或者有沒有比較優質的招聘論壇、社區等獲取簡歷的渠道推薦?
答:這類人才屬于中高級的技術人員,像算法類的人才,是非常垂類的,不同算法的招聘渠道也會不太一樣。像 Github、V2EX、Ruby 社區,都會聚集一些大牛,可以花時間在里面深挖一下。在社區里尋找人才,可能會比較耗時,但找來的人才也會很優質。
問:您和您的團隊會用 Github 嗎?如何用它來評估技術人員?
答:我們主要用 Github 做代碼倉庫管理。并且在進行技術招聘時,很多同學都會直接把自己個人的 Github 界面貼在簡歷上,star 星星數是人選實力評估的一個參考,可以方便面試官快速了解他的基本情況。
在 Github 上,可以直接篩選你想要的技術棧、Base 地等對應信息來獲取人選名單,再根據自己的需求去觸達合適的技術同學。
以上就是本次活動的全部內容,后續我們將為大家帶來更多關于技術招聘的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owMeBug 是支持實戰編程的技術招聘筆面試工具,助力企業快速、精準招聘到真正有實力的技術人才,服務超500家中大型企業客戶,為半導體、智能制造、企業服務、IT互聯網等多個領域提供技術人才招聘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