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式項目管理怎么做?

萬事ONES
關注
2021-10-29 14:36
705次閱讀

-
整合研發工具鏈,讓需求、設計、開發、測試等環節在統一的平臺上完成,數據互通,管理更高效 -
多層權限管控,讓團隊成員各司其職,有序分工,數據更安全 -
強大的用戶自定義功能,適配企業不同的業務場景需求 -
可協作的結構化文檔,有序地組織和管理項目過程中的各類文檔 -
可視化的項目視圖,打破信息壁壘,項目進度更可控 -
研發數據統計與可視化報表引擎,風險可預估,管理更輕松、科學、規范
瀑布式項目管理實踐
-
產品經理在「需求」工作項下錄入需求,并標記清楚需求來源;通過自定義需求狀態、各類屬性表單、富文本編輯、上傳相關文檔等形式完善需求信息,便于后續分析評審。 -
產品經理對收集到的需求進行分析和評審,設置需求優先級,添加負責人為任務執行者,添加截止時間設定需求完成的期限。 -
根據實際場景自定義需求工作項流轉,形成從錄入需求、需求分析與評審、安排開發任務、測試到功能上線的全生命周期歷程。 -
在確定了項目范圍和分解任務粒度大小之后,項目經理可以使用甘特圖分解項目工作,創建工作分解結構(WBS),設置里程碑標記項目各個階段的起止點,規劃項目進度。
2. 設計
在設計階段,不同角色成員根據需求文檔,對軟件系統進行設計,包括功能流程設計、技術架構設計、界面交互設計等幾個方面。
-
配置工作項時,可根據當前實際情景自定義工作項屬性、權限、工作流、通知方式等。 -
相關人員根據產品經理規劃的需求,細化設計任務,新建任務列表分配給任務執行者,任務狀態的更改通過站內消息實時通知給任務干系人。 -
相關人員可以在 Wiki 里協同編輯相關的設計文檔,還可以上傳附件、嵌入任務列表、Markdown 和代碼塊,滿足多種形式的文檔要求。
3. 開發
通過「任務」組件對開發過程的開發任務和進度進行管理,并通過 Pipeline 追蹤和分析代碼質量。
-
研發工程師可以將代碼提交和構建關聯至任務,及時更新開發任務進度,同步信息。 -
研發工程師可使用 Pipeline 的靜態代碼檢查工具分析代碼質量,排查高危隱患,統一團隊代碼風格,清理無用代碼,提升代碼可維護性。 -
在開發過程中,項目管理員可以隨時查看甘特圖進度,把握研發任務整體的完成情況。
研發完成后,由測試工程師進行相關測試。通常有三種測試方法:對獨立代碼塊進行單元測試;對集成產品進行系統測試;以及客戶參與的驗收測試。如果發現了缺陷,將會對問題進行記錄并向開發團隊反饋以進行修正。
-
測試工程師可根據模版撰寫用例,或者填寫 Excel 模板批量導入用例,可將用例和需求相關聯,保證用例有對應的需求來源。 -
測試工程師通過建立和執行測試計劃進行多輪測試,通過變更測試用例狀態、記錄執行結果完成測試計劃。測試用例未通過可一鍵提交缺陷至項目,使得缺陷在測試和研發部門之間高效流轉。 -
自動生成測試報告;包括執行結果分布、bug 所屬模塊分布、bug 優先級分布數據圖表等信息。也可以自定義組裝更適配業務場景的測試報告。
5. 部署
在產品通過測試并被確定符合需求后,就進入到部署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在客戶的服務器上進行系統或產品的安裝、配置等。
6. 運維

萬事ONES
+
關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