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ERP走向邊緣,EBC是正確的方向嗎?

宇婷
+ 關注
2022-01-10 14:29
2353次閱讀

從ERP起家,再走出ERP,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有一些“殘酷”而充滿挑戰的事情。

然而,Gartner早在2014年,就發出了警告,傳統ERP系統正在老化,連續定制造成的惡果使這些ERP已經極度僵化,并且代價昂貴。隨著組織形式和業務形態的靈活變化,企業間和業務間的邊界逐漸模糊,企業需要隨時在線,并實現內外連接和協同。僵化和局限讓傳統ERP走向被淘汰的邊緣。

2019年,ERP概念的首創者Gartner再次提出ERP的進化論,即MRP-MPRII-ERP-EBC四個時代。MRP- MPRII-ERP是工業時代的產物,而EBC(Enterprise Business Capability)則是在云原生時期孕育而出的。隨后,金蝶在國內也率先提出EBC的概念。

Gartner認為,企業資源計劃(ERP)不再只與“資源”或“計劃”有關,它正在從僅專注于企業內的活動轉變為更廣闊的領域,ERP越來越關注整體企業業務能力,即EBC(企業業務能力)。企業業務能力是將企業邊界從內部向內外部擴散延伸,使數據資產轉化為驅動企業創新的生產力和生產要素。

如果說ERP是一個軟件、一個工具。EBC則是全新的一種理念、思想和平臺。

這種理念到底適不適用于中國企業?對于老牌ERP廠商如金蝶,轉型之路是否平坦?而這條路會是中國的ERP廠商們的未來嗎?To B新勢力試圖尋找一個階段性的答案。

EBC的本質是一種企業業務能力,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工具和軟件。在表現形式上,它符合IT與業務融合的潮流。

目前,企業客戶數字化轉型已經出現明顯的三個趨勢:首先是管控升級。大企業的管理在不斷演進,從原來的集中管理往智能共享轉型。更多的企業,關注起財務共享、HR共享、稅務共享,企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其次,產業鏈重構。全球的產業集群分工發生改變,產業集群垂直化、區域化,一些產業集群平臺涌現。包括地方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都是區域產業集群平臺的典型體現。這在大型企業市場越來越常見。

第三則是技術平臺架構的升級。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關注新的技術引進。

基于此,To B新勢力調研,目前EBC理念在拓展,總結起來的核心原因就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要,數字經濟對企業的管理、商業模式帶來挑戰和變化,以及企業需要全新的平臺和工具。

實際上,在Gartner提出了EBC理念之后,今年金蝶又提出了“數字戰斗力”的說法。To B新勢力就此也向金蝶中國副總裁趙燕錫求證,EBC與數字戰斗力有著怎樣的關系?
 
趙燕錫告訴《To B新勢力》:“數字戰斗力與EBC是一體兩面的。新冠疫情、中美摩擦使企業經營面臨更大的挑戰。企業利用數字技術來構建戰斗力,在逆境中能夠迎難而上,實現生存、增長、盈利。”

EBC是以進化的ERP為核心的數字化生態體系,旨在為市場上迅速涌現出新技術和新應用提供五大平臺:面向客戶的體驗平臺、面向員工的信息化平臺、面向伙伴的生態平臺、面向萬物的物聯網平臺和數據與智能分析平臺。

需要警惕,EBC并不是“另一個ERP項目”。EBC既是一種哲學,又是一種技術解決方案,轉向EBC將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對于這個過程,Gartner用一個簡潔的公式來表達:企業業務能力(Capability)=思維模式(Mindsets)×企業實踐(Practices)×數字化技術(Technology)。

To B新勢力認為,新一輪技術的發展使得新的商業和管理模式能夠實現,這也是利用了技術的紅利。技術可以給商業和管理帶來倍增作用。

對于現階段企業用戶的啟發是,比如云計算巨大的算力,取代了企業內部的硬件部署,并帶來了可以延展、無窮、并行,彈性伸縮的計算能力。這就讓企業的一些業務布局能夠落地實現。

新一輪技術的升級,包含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帶來全新的技術節奏,使得原來不可能實現的路徑轉為可能。

疫情和貿易形勢加速了企業管理的國產化替代浪潮,企業技術架的重構。在這一輪技術變革中,國產替代節奏比我們想象得更快、來得更猛。

目前的行業態勢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了國內廠商,再加上有很多國外廠商退出了中國,國產化浪潮對國內企業級廠商利好。

大型企業正在經歷一輪系統性的重構。面對巨大的技術變革,以及基礎設施如5G的切換,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出現。對大型和超大型企業而言,企業的整個IT正迎來一輪巨大的重構,而國產化加速了這個過程。

傳統企業級廠商穿越技術周期之后,向云轉型。在EBC的理念下,金蝶和用戶的轉型有挑戰嗎?

趙燕錫也告訴《To B新勢力》,“今年很多同事都感覺挑戰和壓力挺大的,不是說外部環境給我們帶來增長的壓力,而是說如何更好地服務大型和超大型企業,這是機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挑戰。”

To B新勢力也詢問了趙燕錫在轉型過程中的難點。比如在研發分布式數據庫中間件時,技術本身已經在消費互聯網領域里應用得比較成熟,但如何移植到企業互聯網里,跟企業的業務結合在一起,解決的方法和面臨的挑戰是不同的。比如企業服務業務流程很長、業務邏輯復雜,但是總量沒有消費互聯網行業大。完全不同的邏輯需要創新性的技術布局。

在管理思想上的討論,要落實到各種業務上。在設計應用的時候,是要有一個核心的主張,能夠引領客戶和行業。并且在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時期都有差異。要理清如財務管理等發展的趨勢,并反映到數字化平臺中,讓產品能夠支撐業務。

實際上,即便是有過很多大企服務經驗的金蝶,也會遇到全新的命題。包括產品、服務和資源的整合,如何在短時間內聚集起更大的資源服務企業客戶。在新的技術架構下,這需要快速的答案。

企業外部商業變化迅速,因此內部的數字化平臺也需要快速迭代、并保證穩和快。PaaS平臺是可以用低代碼、微服務實現客戶需求的方式。在提升效率的同時,還能夠降低用戶的開發成本。

新天鋼集團、德龍集團首席信息官郭玉賓在2009年確定上線ERP時,選擇了金蝶,郭玉賓告訴To B新勢力,這是因為鋼鐵行業工藝復雜,金蝶的架構靈活。
 
最近郭玉賓在思考制定集團新的規劃,將涉及到生產、物流、采購、銷售等方方面面18條線,這些條線需要無數點支撐的,每一點上都是軟硬結合,與現場與業務接軌的技術部署,整個團隊人數也會達到130人。

郭玉賓認為,整個團隊的起源就來自于當初與金蝶的項目實施。

“我們要選擇未來,在蒼穹上再走一遍,即便過程很痛苦。”采訪中的這句話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郭玉賓的公司和技術團隊在整個鋼鐵行業首屈一指,其實這背后是一直的選擇與投入。

在選擇PaaS平臺技術實施前,整個團隊經歷過要不要把數據放在云端上的討論。但就和10多年前從0開發ERP一樣,郭玉賓認為:“總有人要先放上去。”他們帶著團隊從京津冀前往深圳和金蝶的人交流。有時談到深夜,甚至像10多年前一樣,干起來不睡覺,直到找到共識。

“把數據保密,金蝶必須拿此當命一樣重視,我們也一樣。”

郭玉賓認為,今天與企業級廠商之間的關系就是:“所有的一切都要落地,而且要落地在不同行業的企業領域中。企業級廠商做平臺,聚焦在通用架構上。而細分領域的行業解決方案,要根據不同的用戶,行業化。”
 
“每一個行業都有資深的企業站出來,我們想做一個提供整體場景的企業,成就上下游。”郭玉賓告訴To B新勢力,他們并不排除未來和金蝶成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在新興技術和鋼鐵行業上,做示范引領,并把模式推廣出去。

正如郭玉賓對未來的暢想,隨著業務和IT的深度融合,金蝶等廠商已經開始打造一個與合作伙伴共同服務的生態。同時與自己的企業用戶共建行業應用,互相成就,做行業引領。目的是為了滿足企業用戶的實際業務痛點,將通用的技術和產品更加垂直于行業。

 
一些大型客戶,能夠垂直到行業之中,完成企業服務公司難以走完的業務產品研發流程,但是企業服務公司可以提供底層、通用的技術。除此之外,因為財務、人力資源等是相對通用的,而底層諸如PaaS等有門檻的技術層,恰好是企業服務廠商擅長的。由此,合作伙伴之間可以一同解決業務的創新挑戰。
 
Gartner表示,EBC的一個基本要素是生態系統。EBC生態系統可靈活地將進化后的ERP和其他企業應用程序或程序組合連接起來。金蝶把技術平臺打扎實,用戶在標準功能上進行拓展;或者在PaaS平臺上做一個獨立的垂直行業產品。目前現代農業中的溫氏,已經與金蝶展開合作,并成立了合資公司。此外,中車株機、中國聯通也已經與金蝶成立合資公司。
 
“以前,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平臺,是自己做;現在新技術發展快,構建團隊成本高,所以他們把企業服務的技術平臺交給金蝶,他們自己將精力聚焦在業務創新上,這種模式將成為金蝶和其他SaaS廠商新的合作模式。”趙燕錫告訴《ToB新勢力》。
 
IT與業務的融合,其實是這種共生關系的基礎。比如溫氏與金蝶成立合資公司,是其本身數字化轉型的延伸。頭部公司打造出一個數字化平臺,賦能所在行業,成為一種趨勢。當業務和IT融合到一定程度,自然出現這種局面。
 
在與趙燕錫交流的過程中,To B新勢力意識到,在SaaS維度的布局,金蝶這樣穿越幾個企業級周期的廠商,內部發生的變化其實超出外界的定義。
 
比如,在SaaS的布局上,金蝶會非常注重生態,趙燕錫也直言,這是與以往做產品并不一樣的地方。產品從一開始要提出生態的理念,進一步扶持和發展生態伙伴。甚至成立專門的生態產品部門來支持生態伙伴發展SaaS應用,而且按照行業、領域做深。
 
金蝶在平臺、財務、人力等領域擅長,但是一些業務領域難以完全覆蓋,而深度合作的客戶與金蝶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基于同一技術平臺,又為生態伙伴賦能,并幫助客戶解決一定的問題,這種趨勢不僅滿足了大型企業的需求,在越來越多細分行業的中小企業中,也開始奏效。
 
其實在2014年,金蝶已經開始從內部意識到ERP形態會發生進化,到2017年徐少春在北大砸掉ERP, 2018年基于云原生技術推出金蝶云·蒼穹, 2019年,金蝶正式將EBC作為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已經可以理解為ERP進化的第四代,當然這也恰逢中國的數字化轉型節奏漸快。
 
那句“南金蝶,北用友”的歇后語,似乎在企業級人人都知道。如今金蝶是否還將自己的對標企業,定位在ERP這個維度。
 
“今天把金蝶定義為企業云服務公司更合理。比云ERP更寬泛,通過與客戶共生的平臺和生態合作伙伴的擴展,來滿足企業客戶的需求。”趙燕錫說道。
 
應對互聯網公司風起云涌進入企業級。趙燕錫也聊到如金蝶這樣企業級廠商的優勢。
 
“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對企業業務的理解和沉淀,比如互聯網公司一般來說不愿意去做財務,因為這里面有太多行業領域知識,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另外,金蝶在某些方面沉淀很多年,可以將行業和業務知識沉淀在技術平臺上,但是互聯網公司理解到這一點還有比較長的過程,所以企業對行業的理解會是一個壁壘。”
 
“人財物”、“產供銷”這些業務還會在企業中存續,但它需要對應數據化平臺來支撐,與其說ERP退出這個舞臺,不如說是演進、進化成EBC。
 
“對于任何企業來講,壁壘都是某個階段的,如果你能夠基于本身的優勢在上面快速迭代、跑得快,那你就可以形成優勢,有更多的人愿意跟你合作”,趙燕錫說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宇婷對話TO B 新勢力

專家介紹:

ERP走向邊緣,EBC是正確的方向嗎?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ERP走向邊緣,EBC是正確的方向嗎?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宇婷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