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營銷資源強大 美妝品牌涌向杭州
電商之城的流量密碼
天下網商 劉奕琦
編輯 吳羚瑋
原標題《第三大美妝之城,為什么是杭州?》
位于吳山腳下的河坊街,自古就是杭州最熱鬧的商業中心。一百多年前,密集的客流和往來的商販在這里催生了著名的“五杭”,分別是杭剪、杭扇、杭粉、杭煙、杭線。其中,做工考究、膏體細膩、香型獨特的杭粉位列首位。
百年后的今天,杭州又一次成為美妝市場的焦點。
諾斯貝爾起家于廣東中山,是中國本土最大的化妝品ODM (原始設計制造商)企業,也是全球四大化妝品ODM企業之一。2021年3月,諾斯貝爾在杭州正式成立了“快速反應中心”。對于一家代工企業來說,成立分公司并不是一個輕易的決定。
諾斯貝爾杭州分公司
“上一次做這個嘗試是在6年前,地點是韓國”,諾斯貝爾副總裁(市場策劃)麥耀雅告訴《天下網商》。彼時,韓妝在中國市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2013年~2017年期間,韓妝對華出口每年平均增長率高達66%。面對杭州這片尚且年輕的市場,麥耀雅同樣看到了巨大的增長潛力。“很年輕,很快,不想錯過”,他說道。
將目光投向這里的,遠不止諾斯貝爾。近幾年,科絲美詩、伊斯佳、上海創元、奧蓓斯、麗彥妝、有喜等美妝代工廠,以及芬豪香精、譽東包裝等原料商、包材商,均落戶杭州。
據浙江省藥監局和杭州市市場監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浙江美妝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二,其中杭州擁有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品牌運營公司)達3105家,占全省總量50%以上。在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20中國美妝十大城市》排行榜中,杭州位列第三,僅次于廣州和上海。
這里,正成為美妝從業者們趨之若鶩的下一站。
品牌通常是一個行業里最常見的商業角色。老話說,渠道在哪里,品牌就去哪里。
最早,美妝品牌的渠道大多分布在線下,例如百貨專柜、超市賣場(KA)、化妝品專賣店(CS)等。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線上消費逐漸成為了主流,渠道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美妝品牌方里創始人兼CEO楊菊做了十多年的美妝生意,她早早就關注到了線上市場。
創建品牌,并不是楊菊進入行業的第一步。“我是從代理韓妝起家的。”據楊菊介紹,一開始,她對接的線上客戶大多是以團購網站為主的大B客戶,例如聚美優品、唯品會等。2014年起團購網站的跨境業務變數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團隊計劃服務淘寶平臺上大量的小B商家。
“我們就是在這個階段,注意到杭州這座城市的。”為了拓寬客戶渠道,慎重考慮后,2015年楊菊在杭州開設了子公司。
杭州美妝品牌珀萊雅也嗅著渠道的方向,向電商伸出了觸手。
2012年,珀萊雅電商渠道銷售額占比不到10%,為了快速進一步貼近線上市場,品牌在杭州設立浙江美麗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隨后幾年,珀萊雅公司的電商業績與營收比都不斷提升。
據悉,2021年,珀萊雅的營業收入為46.33億元,同比增長23.47%,其中電商渠道營收39.24億元,同比增長近50%, 占總營收比為85%。
在眾多的傳統國產美妝品牌中,珀萊雅可謂是電商轉型最成功的案例之一。2017年珀萊雅成功上市,成為A股美妝行業第一股。在上市鐘聲的“催促”下,品牌更是加快了杭州電商渠道的布局,加大了以天貓為代表的線上直營渠道的投入。
一邊是外來品牌向杭州市場不斷涌入,另一邊杭州也培育出了不少極具本土特色的新銳美妝品牌,例如方里、花西子、花知曉、菜鳥和配方師等。
提到美妝供應鏈城市,大部分從業者的第一反應就是廣州和上海。
2012年,麥耀雅正式成為諾斯貝爾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員。從業多年,他也見證了國內供應鏈市場的變化。“在廣州,美妝相關的供應鏈加工廠最起碼有3000多家。”
在麥耀雅眼里,廣州美妝產業帶的興起,與城市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首先,廣州離香港比較近,80、90年代,許多港商將這里作為創業的起始站。其次,廣州是沿海地區,有港口,一些美妝原料和進口包材需要從這里運輸進國內。
而上海,則是許多國際一線美妝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落腳點,也匯集了美妝品牌們所需的大量廣告公司資源。
那么為何選擇在杭州建立分公司?諾斯貝爾也有自己的考量。
如果從人、貨、場角度解構一個品牌快速成長的基本要素,廣州的優勢是來自產業帶的“貨”,上海的優勢是具備眾多成熟廣告公司的“營銷場”,那么杭州的優勢就是電商基因培養下,積累一批對線上生意具有極其敏銳性的“人”。
采訪時,麥耀雅將公司的客戶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國際客戶,例如寶潔、聯合利華;第二類是國內大品牌,例如百雀羚、上海家化;第三類是新銳品牌,例如花西子、搖滾動物園。
和其他品類相比,美妝是一個電商滲透率較高的類目,而直播電商的興起,更是放大了電商渠道對品牌的商業價值。“近幾年,我們發現,來自杭州的新銳品牌的訂單開始明顯增加。而許多其他的城市的客戶也相繼在杭州建立了駐點。”麥耀雅表示。
直播加快了品牌單品從0起步到打爆的速度。“例如杭州本土美妝品牌花西子的卸妝巾,做直播前,市場對卸妝巾這一產品的認知度并不高。但頭部主播的直播間給產品帶來了極大關注度,也幫助品牌快速建立了消費心智。”和傳統品牌相比,新銳品牌一開始的訂單量通常并不大,但只要成為爆品,其翻單速度將十分驚人。
以往傳統品牌的研發周期大概是四個半月到半年,而新品牌上新的節奏非常緊湊,可能3個月就需要推一款新品出來。為了給品牌提供更貼身的服務,諾斯貝爾除了在杭州組建產品團隊,還建立了一個研發中心。“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打樣期間的溝通成本和物流時間。”
新渠道、新品牌、新資源……杭州一步步積累著美妝行業所需的每一個生態角色。而要將這些角色挨個串聯,攢局者必不可少。
從廣州和上海兩大美妝中心的發展軌跡來看,大型美妝展會是推動城市產業進步的重要一環。因此,杭州美妝產業,迫切需要一個傳承與創新的展覽平臺。
去年誕生的CiE美妝創新展(以下簡稱CiE),也許將成為這個重要的攢局者。
以品牌角色為例,電商渠道加快了它們“找人”的速度,而CiE則提供了一個“找貨”的平臺。“現如今,一個新品牌創立所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元化了”,CiE的主辦方品觀董事長鄧敏告訴《天下網商》。
“首先,最根本的是供應鏈渠道。”消費者的需求細化,以及對美妝產品認知度的不斷提高,也對品牌供應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營銷渠道。品牌營銷早已從簡單粗暴的大屏時代,跨入了碎片化時代。“除了天貓,微博、小紅書、抖音等內容平臺、社交平臺也進入了品牌們的視野。”除此之外,資本的介入,也能夠為品牌提供更充足的彈藥。
繁雜的資源背后是一個個更為細分、更垂直的專業角色。在美妝行業沉淀了15年的品觀,見證了這些角色們的入場。
除了是見證人,品觀同樣是參與者,致力于為它們搭建溝通彼此的橋梁。“2017年,我們先搭建了一個線上平臺,截止目前,已經有3000多家企業入駐了。”據了解,CiE的前身,是品觀的“找貨節”。
疫情期間,品觀將展會搬上了直播間,組織了三百多家企業介紹自己的產品和相關政策。為了便于企業之間更密切的交流,直播間里還搭建了一個更為私密的洽談室。
即便如此,線下展會依然是資源交互最為高效的方式。隨著上海復工復產、全國疫情放緩,業內期待頗高的2022CiE美妝創新展終于定檔,并即將在7月5-6號,于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這一次,美妝行業的“攪局者”們,將在杭州掀起怎樣的水花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天下網商”(ID:txws_txws),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