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級無代碼新玩法:從“模型驅動”到“數據驅動”
海比研究院在2021年1月份推出的《2021年低代碼/無代碼行業分析報告》,得到了業內的持續關注,為此海比研究院對中國低代碼/無代碼市場進行了持續跟蹤研究,挖掘新觀點、新趨勢。在此過程中,數睿數據以其獨特的“數據驅動”、“企業級無代碼”的業務定位和眾多的行業案例,引起了我們的關注。
無代碼開發平臺是指零開發經驗的業務人員通過拖拽直觀的界面,無需編寫代碼,便能快速構建業務應用系統的開發平臺。從2014年低代碼概念提出后,行業飛速發展,同時誕生了以明道云、簡道云等為代表的無代碼平臺商。但這里所說的“無代碼”更多指“輕量”場景的軟件開發,比如審批、可視化看板等,采用的也是表單驅動的技術。
但無代碼開發的需求卻不止于此,智慧城市、交通、能源、教育、金融、電信等領域存在大量的 “企業級”甚至“產業級”應用,這些應用日數據量10TB以上、系統流程結構復雜、涉及多內外部數據源、事務密集、用戶數多,且有較強的安全性考慮。隨后,也有廠商面對采用“模型驅動”來應對企業級應用的低代碼構建,但始終未能實現“無代碼開發”。
可以理解,不管是“表單驅動”還是“模型驅動”都是具體問題在軟件代碼層的抽象。當抽象不徹底時,其可遷移性和普適性便不足,從而使得在軟件開發中捉襟見肘、四處碰壁。“企業級應用”要實現無代碼構建,其突破點到底在哪里?!
在這樣的背景下,數睿數據的核心產品Smartdata”聲稱能實現“企業級應用的無代碼開發”,這不禁引起了我們深厚的興趣:到底能否不寫一行代碼完成“企業級、大規模軟件項目”的開發交付?企業級無代碼開發又能在哪些場景上真正服務于各行業?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關注到數睿數據的客戶——匯智智能科技。匯智自成立以來業務保持持續高速增長,項目服務分布于全國,公司總人數達上千人。在高業務增長的同時,匯智遇到了“項目多,人不夠用”、“為追求快速交付質量難以控制”、“項目間復用程度低,公司人效難以提升”的難題。
根據匯智董事長的描述,運用Smartdata后,匯智只用了2個月便完成了某項目129項功能的初驗及交付,交付周期縮短為原來的1/4,交付效率得以大大提升。匯智內部人手得到了釋放,使得研發部門可以投入于新技術研究,業務部門也進一步加大行業解決方案的沉淀和集成,公司發展走向良性循環。
據了解,匯智只是數睿數據眾多客戶中的一個。此外,數睿數據已服務于數十家垂直行業頭部廠商,幫助合作伙伴完成多個千萬級純軟件解決方案交付,業務客戶覆蓋政府、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教育、交通、應急、通信、軍工、化工、企業管理等多個行業。再以交通行業為例,數睿數據聯合某頭部軟件公司,在某省交通運輸廳的項目中,通過4個配置人員在一個半月內就完成了680多項功能模塊及12塊監測大屏,尤其是此項目涉及全省的日常運行監測、安全管理、應急指揮調度等智能化管理,日數據量達到1TB。
那么,數睿數據是如何做到“企業級無代碼開發”的呢?如果說,表單驅動、模型驅動能夠抽象的業務都還是有限的,那么,在表單、工作流、權限等基礎上再度抽象,將其“無差別”看作數據時,是否能夠使得適應性進一步增強?
數睿數據認為,軟件=數據+形式,企業級無代碼其實就是用數據定義軟件,數據驅動軟件構建,并創新性的將“數據驅動”作為企業級無代碼平臺Smartdata的核心設計模式——在實現業務構建的同時,Smartdata提供貫穿數據全生命周期,從數據標準、集成交換、資產管理、可視化、BI分析的全面一體化數據解決方案,實現數用一體。
數睿數據認為,各個部門的業務流程形式多變,但數據資產是統一的。傳統軟件開發大多都是從業務需求入手開始設計,無法做到數用一體,完全挖掘數據價值。只有“數據驅動”,IT項目開發對市場需求響應的速度和能力才會變得更強。
Smartdata基于數據驅動的無代碼覆蓋客戶90%以上業務場景,完整覆蓋客戶表單、流程、搜索、集成、分析等全業務生命周期,并形成完整閉環——數據驅動、數用一體也因此幫助數睿數據突破了“企業級無代碼開發”難關。
從無代碼平臺的需求端的類型劃分來看,無代碼平臺商多屬于場景應用型,主要以滿足業務場景應用開發為主,在復雜的軟件產品或解決方案開發、人工智能算法、區塊鏈等領域涉足較少。應用構建能力是各大無代碼廠商關注的重點。
在與數睿數據訪談中發現,Smartdata強大的組件庫加上大數據底座,讓企業能夠快速構建以數據資產為中心的業務場景,在現有軟件的基礎上提高業務運營能力,提升業務功能開發效率,滿足企業對于構建數據驅動的業務場景的需求。數睿數據對大數據結合業務場景的構建能力的重視也使其在無代碼市場中具備了較高的核心競爭力。
在產品能力方面,Smartdata獨有的四域模型,是無代碼領域中唯一一家可以覆蓋數據、分析、管理、運營四個軟件開發領域的平臺商。其中,數據、分析及管理域可實現完全無碼化,與業務強相關的運營域可通過開源技術、少量代碼作業來完成。
除此之外,在AI原生能力方面,Smartdata也花了心思:Hyper-Converged Analytic Engine超融合分析引擎、OneSketch所畫即應用、OneAssist智能應用裝配助手、AutoNLG產品文檔自動生成、AutoKE智能知識引擎等——這些核心技術成為Smartdata應對復雜需求、實現自動化軟件工程能力突破的關鍵。
無代碼技術架構體系可以分為三層,分別是PaaS層、應用層和業務層。底層PaaS層主要是由容器、DevOps、微服務等云服務技術以及中間件和數據管理組成,PaaS層是平臺的基礎,可提供中間件的多寡是平臺的核心能力。應用層主要分為應用構建及應用集成,能夠快速構建應用和便捷化集成連接。業務層則是以滿足業務場景應用開發為主,實現行業場景、垂直業務場景和細分化小場景覆蓋。
在訪談中了解到,數睿數據Smartdata產品區別于同類型的其他無代碼產品,其產品展示出了一種新穎的技術架構體系。Smartdata通過模塊化的“表單構建器、邏輯構建器、流程構建器、視圖構建器、儀表盤構建器、布局構建器”來進行應用搭建和裝配,通過“數據連接器、圖元化的ETL工具,可視化BI分析儀及大屏”使數據可以快速連接、集成、分析,提高應用開發的效率,加快數據價值釋放。而且數睿數據的無代碼平臺包含豐富的組件庫、多種部局樣式及內置模版,更有大量開箱即用的應用成品直接復用。因此,數睿數據在PaaS層、應用層和業務層均具有較高的技術優勢。
海比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從行業整體的技術水平來看,無代碼技術成熟度為72.1分,比低代碼的68.5分要略高,但整體而言技術成熟度仍有較高的提升空間。從共性核心技術表現來看,編程接口與系統集成能力、數據模型、數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成熟度較高,而流程管理技術、先進技術架構、可視化技術和AI技術方面的技術仍是無代碼廠商接下來需要重點提高的方向。這些方面恰是數睿數據領先同行的關鍵。
企業級無代碼軟件平臺幫助軟件公司是把低價值的表單配置、流程配置、數據可視化的編碼工作變更成了門檻更低、無需編碼的軟件配置工作。而各個行業的領域模型、組件能力、算子模型還是需要行業軟件公司來完成的——這使得行業軟件公司的程序員可以聚焦在行業核心的業務領域進行縱深,深化行業應用的產品競爭力,提升甲方客戶的體驗,而不是把精力耗費在“低價值的、相對通用的部分”。
企業級無代碼開發由于改變了軟件的生產模式,十倍、百倍的提升了軟件的研發效率,因此將帶來軟件生產模式的變革,同時也意味著重構生產關系和利益關系。作為“量變引起質變”的軟件開發模式,“企業級無代碼+各個行業”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想象空間。
回顧歷史,每一次編程帶來的簡化,均帶來開發者數量的倍增,同時擴大產業的范圍和邊界,帶來產業的變革。我們也期待“企業級無代碼”這股東風能在企業級服務領域為數字化業務場景創造更大的價值。
本文來源于:海比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