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BI構建一份企業經營報表

你需要哪些數據,才能幫助你更好的分析決策?
你分析數據的維度有哪些?是不是足夠多元化?
你會通過什么方式來采集數據?是不是足以支撐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現代企業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ERP、生產制造、財務營銷等管理系統,各類數據報表、分析報告隨處可見。大多企業在報表分析當中,還沒有區分管理層級需求,將所有能夠看到的數字以報表形式上報,沒有體系,只有混亂的結果,這樣的數據分析就僅僅是匯總和上報。
企業報表分析當然不是簡單的匯總與上報,下面我們就通過BI構建一份行之有效的企業經營報表,以銷售和財務主題為例:
1. 部門職能;
銷售部門關注市場關鍵形勢,會區分時間、區域產品結構等維度匯總:
財務部門關注經營利潤,在銷售額計算的情況下會同步剔除相關成本費用:
各主題之間雖然能關聯分析,但針對不同職能部門需要有清晰的業務邊界、指標計算邏輯互不沖突,依此劃分主題區分業務口徑從而滿足不同職能的需求;
2. 組織樹層級;
門店經理需要關注各門店經營情況,銷售總監需要關注各區域經營情況;
管理經營決策人員則需要關注的是:
在面對組織樹不同層級的報表需求時,則需要區分時間、區域、產品結構等維度匯總,各層級之間需要有統一的數據匯總維度口徑,這樣才能做到上鉆下鉆展示所有的匯總和明細信息;
主體想要達到的主要需求是什么?客體想要達到的主要需求是什么?兩者的需求是否能夠很好的平衡?
通常情況下我們的企業管理人員在查看企業經營報表做決策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煩惱:想要的報表拿不到,拿到的卻不是最想看到的,想看的不能及時拿到,拿到了卻又不準確,等拿到了想看的報表卻錯過了最好的機會。以上從不同職能不同層級進行數據是分析展示即為主體需求,客體則是我們在數據分析過程中所使用的數據應用能力。
3.數據應用能力:
數據分析的結果并不僅僅只是把數據呈現出來,而更應該關注的是通過這些數據后面可以干什么。通過BI使用數據應用能力例如數據上傳、數據比對篩查、數據質量審核綜合數據查詢分析、數據導出、預警數據推送等,通過定時采集數據,核對并完善數據質量,將結果信息及時推送到相關決策人,而決策人員在進行數據的查看分析后進行了一系列措施落地,這樣才算是達成數據分析閉環目標。
高層人員注重戰略決策、行業趨勢的觀察等工作,從上而下,或者從下而上去觀察,我們的報表是否應當遵循一定的報表體系要求,是否具備規范的制作、分析、解決流程。我們面對任何一個報表,都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理清思路,看清真相,聚焦核心問題。有了思路,解決方案也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然后我們就可以從眾多方案中,找出效率最高、風險最低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