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多維停電計劃智能優化管控系統
隨著電網建設改造任務量多,電網停電計劃管控面臨一些困難:一是電網與人員停電承載力面臨嚴峻挑戰,電網運行安全風險加劇;二是基建項目與停電計劃不協調,嚴重打亂正常的生產秩序;三是大修技改類項目與停電計劃不匹配,容易導致重復停電;四是桿遷、專項治理類項目受外部影響因素較多,往往沒有項目儲備過程,但停電迫切度高,難以與其它停電同步。為服務湖南電網發展建設大局,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確保各類停電需求安全有序高效實施,建設了湖南電網多維停電計劃智能管控系統。
背景與挑戰
隨著電網建設改造任務量多,電網停電計劃管控面臨一些困難:一是電網與人員停電承載力面臨嚴峻挑戰,電網運行安全風險加劇;二是基建項目與停電計劃不協調,嚴重打亂正常的生產秩序;三是大修技改類項目與停電計劃不匹配,容易導致重復停電;四是桿遷、專項治理類項目受外部影響因素較多,往往沒有項目儲備過程,但停電迫切度高,難以與其它停電同步。為服務湖南電網發展建設大局,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確保各類停電需求安全有序高效實施,建設了湖南電網多維停電計劃智能管控系統。
業務目標
自動開展未來一年停電計劃的智能編排與平衡優化,實現停電計劃關口前移和停電窗口優化,有效縮短停電時間,避免重復停電。同時,停電計劃智能管控能夠有效的指導基建項目里程碑和大修技改項目的批復,并全面掌控主網和地區電網停電檢修情況,對停電計劃實施全過程閉環管控,嚴格停電指標管理,確保停電計劃執行剛性,提高停電計劃完成率。
難點與關鍵成功因素
現階段,綜合停電計劃來源廣、影響因素多、數據信息規范化程度低、數據質量差,停電計劃安排缺少技術支持系統,業務開展缺乏專業性的輔助分析工具;尚未建設有效的停電計劃執行風險管控體系和對應的系統平臺,基于專責人工編排的停電計劃,結果差異性大,風險辨識不足,安全隱患較高,停電計劃不合理,重復迭代修正過程多。如何有效地構建停電計劃數據池和研發停電計劃智能優化平臺,是本項目的難點與關鍵成功因素。
業務成果
1.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印發《加強停電計劃管控的指導意見》:使用多維停電計劃智能管控系統,形成2~3年停電需求庫,統籌優化停電計劃安排。
2. 打破了專業壁壘,實現了停電計劃數據一個源,業務一條線,提升了停電檢修工作協同能力,解決了停電計劃管理中的多部門協調難、多任務結合難和重復停電的問題。
3. 解決了桿遷系統與OMS設備命名規范不統一問題,PMS與OMS設備識別率從6.7% 提升到95.4%;D5000模型與OMS模型識別率從80.2%提高到98.4%。為基建項目管控、大修技改項目制定提供支撐。
4. 通過智能優化模型和人工智能輔助甘特圖,提升停電計劃安排的智能化和精益化水平。將以前需要30天才能完成的年度停電計劃制定的周期縮減為10天,基建項目里程碑計劃的按時執行率提升到90%以上。
展望未來
未來可建立省地縣一體化多維停電計劃智能優化管控系統,涵蓋年、月、周、日全時域,調控、建設、運檢橫向全環節,省、地、縣縱向多層次的停電計劃智能優化,停電風險自動辨識、停電執行閉環管控的數字化信息平臺,進一步強化電網設備停電安排剛性管控,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