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
中國南方電網
企業規模
10000人以上

藝賽旗合作南方電網:RPA輔助電網關注各供電線路情況

771次閱讀

客戶簡介

南方電網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  ,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并開始運作,供電區域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和海南五省及港澳地區,負責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南方區域電網。南方電網經營相關的輸配電業務,參與投資、建設和經營相關的跨區域輸變電和聯網工程;從事電力購銷業務,負責電力交易與調度;從事國內外投融資業務。
 

一、實施RPA前面臨的問題

電力企業要保障民生用電,但供電線路易受惡劣天氣等自然災害影響而突發故障,從而影響各用戶的正常用電,尤其廣東是臺風多發地;供電單位要時刻關注各供電線路情況,及時制定應急方案,保障線路正常運行。

受到自然災害影響實行應急響應時,供電局的主網調度班、配網調度班、供電服務中心需進行應急報數。主網調度班、配網調度班在系統中分類統計故障線路情況,并形成Excel線路分析圖表向上級匯報

處理應急報數時,遇到了不少的問題:

1、多部門,難同步

三個部門進行應急報數,要提前溝通設定應急時間及信息報送時間,按實時數據進行報送。且由于各部門統計所需時限不同,實現同步的要求難達到。

2、多數據,易錯漏

供電線路多,統計的數據量大,且人工逐條線路獲取其具體信息易出現錯漏,影響數據的準確性。

3、跨部門,耗時長

供電服務中心以配網調度班統計的故障線路為基礎數據,因此統計前要與配網調度班溝通,等待配網的數據,但任務緊迫,等待數據耗時導致統計數據時間受限;且各部門處理應急任務耗時長。

4、任務多,壓力大

自然災害發生時,本職工作量會突增,另外還需定時進行應急報數,工作人員需兼顧多項任務,壓力大。

二、如何了解并決策部署RPA

2020年供電局內部開始推行使用RPA代替人力工作為基層減負,由于應急指揮項目的重要性,信息中心相關人員迅速組織主網調度班、配網調度班、供電服務中心三個業務部門進行對應急指揮項目的業務梳理;邀請RPA實施人員詳細介紹RPA的工作原理,分析當前業務處理中遇到的難題,并在會議上就使用RPA與現有的業務流程結合的可行性展開討論和研究。

經過調研分析各業務部門的詳細工作步驟及了解RPA規則后,參會人員一致認為使用RPA操作應急指揮項目可行,最終會議決定采用并部署“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以解決各業務部門當前在處理應急指揮項目中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三、解決方案的選擇

分析應急指揮項目的業務流程得出以下兩種解決方案:

方案一:分步執行,保持子任務的獨立性;謹按業務部門實際操作流程,機器人分別執行三部分任務,獲取及統計主網數據生成文件并發送,然后獲取及統計配網數據生成文件并發送,最后獲取及統計受影響用戶數據生成文件并發送。

方案二:串聯執行,靈活調用數據;依次獲取主網、配網、受影響用戶數據,分別分類統計各部分數據并生成文件,統一發送。

兩種方案各有優勢,但考慮到因時間設定不一致而數據有出入,使用串聯執行分別獲取數據的間隙短,能預先設定統一時間,且數據整合后可統一發送,因此通過串聯執行使數據準確有效性更高,最終選定方案二實施該項目。

應用效益

1、經濟效益

RPA應用效益

  • 節約時間

    零溝通,少耗時

  • 節約成本

    零人力,少負擔

  • 效率提升

    高效率、高價值

  • 品牌效益提升

    強保障,樹品牌

*主網人員配網人員供服人員通過機器人實現數據信息嫁接*

應急機器人按統一應急時間執行,且自動統一匯報,節省了各部門間溝通設定統一時間所耗費的時間,降低了溝通成本;且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在供電服務中心部分自動調用配網數據,節省了與配網調度班溝通和等待數據所耗費的時間,節省了時間成本。

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統籌并獨立執行完成了三名人員的應急工作,代替三個人的工作;且完全替代人工完成應急任務,能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在應急響應時,需二十四小時保持響應,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替代人工進行值守,減輕工作人員二十四小時待命的沉重負擔。

人工處理應急報數,完成主網部分需要15分鐘,完成配網部分需要10分鐘,完成用戶數需要30分鐘,共55分鐘;而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處理三部分數據一共3分鐘,時間節省了52分鐘,效率提升了18倍。人工處理和機器人處理的效率對比如下:

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完成一次任務只需3分鐘,能提前完成匯報,數據更加及時有效有價值。

電力行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行業,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幫助業務部門快速有效傳遞信息,有利于領導層及時制定應對方案,減少因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提高服務質量,加強電力保障,有助于為供電局樹立品牌形象。

2、工作流程優化

(1)標準化

機器人運行前設定應急時間,以嚴格的時分秒設定標準化的時間,三部分數據均以同一截取時間獲取,優化了人工處理時獲取數據時間不一致的情況,使得數據更具價值。

(2)便捷化

機器人運行過程中,統計用戶數時直接調用配網數據,優化了部門間的數據傳遞的步驟,使得流程更簡便。

(3)規范化

機器人形成固定格式的應急消息及文件,且自動統一發送并上傳,優化了人工處理數據形成文件格式不規范的情況,使得消息及文件格式更規范,發送時間更統一。

(4)離線化

為保證電力系統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將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離線化,通過訓練驗證碼生成數據庫自動識別驗證碼,優化了機器人的驗證碼識別功能,使得項目數據更安全。

3、推廣和示范效應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大批量高重復的系統操作任務,給工作人員帶來沉重的負擔,我們亟需利用RPA將人員從重復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RPA不僅可以為體系建設提供信息化的支撐,更能快速有效地解決目前各信息系統間協同的痛點,可以有效保證公司各項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環和持續改進。

目前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已經在供電局中上線使用,得到業務部門人員的一致好評。該機器人的投入使用切實的解決了業務部門的工作困擾,讓應急指揮工作變得更加省時省力。

(1)模式推廣:

RPA能代替人力處理的工作任務非常多,為了最大限度地體現RPA的作用和價值,需要從工作中找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的難題,供電局正是因此選擇使用RPA機器人操作完成應急指揮項目。

跨部門任務是最難協調的工作,盡管操作難度不大,但需要各部門溝通協調并傳遞數據,耗費的時間一點也不少。我們需要用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這樣的模式去解決工作中的痛點,切實為人員減輕負擔,為企業減輕負擔。

且跨部門的任務需要多名人員共同完成,容易出現信息、文件不規范的問題,而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能以規范化格式完成任務,為企業管理提供規范化標準。

(2)技術推廣:

RPA包容性很大,可與多種AI技術交互,為了讓機器人更加智能化完成整個業務流程,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使用圖像識別和機器學習技術。針對供電局系統的驗證碼利用圖像文字識別引擎Tesseract-OCR進行機器學習,自行訓練驗證碼識別文字庫,能通過驗證碼識別自動登錄系統。我們需要以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的高技術要求,提高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且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還與Excel進行交互,根據數據生成圖表,提高機器人的與其他軟件的交互能力,提高機器人的可操作性。

因此我們能以電網調度應急指揮機器人作為案例進行推廣擴大示范帶動效應,推動RPA行業發展。